簡介
台灣第一本闡述「高功能內向者」的書;
說出許多人心裡不敢言說的矛盾。
他們如此優秀,卻又如此自我懷疑、自我苛責?!
「高功能內向者」所面臨的,
是一場他人完全看不出來,內心深處的孤獨戰役。
他們表現優異,但卻無法開心,甚至不斷批評與自我苛責。
而表現越好,他們覺得壓力越大;他們害怕讓人失望。
對於人際關係,他們極易疲累;他們很需要獨處,卻被認為高傲、自私、孤癖……
他們不太敢將心裡的痛苦說出來,因為別人會說:「你都表現這麼好了,你還不滿足嗎?」「你是不是太貪心了?」「這是另一種形式的炫耀嗎?」
他們是「高功能內向者」,是「外在表現優異,性格內向」的人。
他們是有問題的人嗎?這麼矛盾與痛苦,怎麼辦?
目次
【前言】想去阿爾卑斯山上牧羊的外商業務
什麼是「高功能內向者」?
高功能內向的我
你可以從這本書得到什麼收穫?
第一篇 分析篇:什麼是「高功能內向者」?
一、我是「內向者」嗎?
「內向」的定義
二、內向vs.外向大PK,你是「充電電池」,還是「太陽能板」?
內向與外向的四大差異
三、這些不(只)是內向!:談「假性內向」
這些不(只)是內向
為什麼需要分辨是「原因」,還是「結果」?
四、什麼是「高功能」內向者?性格=/=能力
性格=/=能力
適應型高功能內向者(Adaptive High-functioning Introvert, AHI)
非適應型高功能內向者(Maladaptive High-functioning Introvert, MHI)
能力是創傷開出來的花
五、內向者的六大內耗惡性循環(A.F.R.A.I.D.)
內向者的六大內耗惡性循環A.F.R.A.I.D.
1.A(Anxiety)焦慮
2.F(Fake)偽裝
3.R(Rumination)反芻性自我內言
4.A(Avoidance)逃避
5.I(Inner Critic)內在批評
6.D(Degeneration)退化,更無能力面對挑戰、學習與訓練
最苦的是「內耗」
六、內向者的天賦: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發現
七、內向 × 文化:過度曝光世代的衝擊與影響
第二篇 改變篇:高功能內向者──E.N.R.I.C.H.六力蛻變圈
八、我是否要改變自己?改變雙軌制:接納與拓展
你真的想改變嗎?請對自己100%的誠實
過度用力改變自己,可能是因為對自己的不接納
所有的生存策略都是有功能的
改變雙軌制
你想成為怎麼樣的人?
九、改變的動機:找尋你生命中的養樂多
十、接納力:擁抱你的內向天性,E(Embrace your nature)
千里始於足下,接納,從此刻開始
停止羨慕外向者
特質「使用論」──順勢而為的藝術
停止內耗
十一、保護力:設立心理安全堡壘,N(Name your sanctuary)
建立專屬於你自己的海關
管理外在環境的刺激
篩選他人的評價與眼光
不要凡事說yes,如何拒絕、保護自己?
找出自己的「界線」與「底線」
當你安全,你才能勇敢
十二、恢復力:找到你的專屬充電站,R(Your Way to Recharge)
獨處充電站
關係安全堡壘:分辨並選擇適合自己的關係
創造有意義的連結,而非廣灑型
找到專屬於你的充電方法
十三、整合力:整合你的內向特質,I(Integrate you traits)
迷思一:內向的人不適合做業務或公開演講
迷思二:內向的人不適合領導
迷思三:內向的人不擅長交朋友,甚至有點孤僻
迷思四:在團隊合作優於獨立工作
十四、行動力:挑戰自己的舒適圈,C(Challenge your limits)
為什麼需要挑戰自己的舒適圈?
哪些部分是我要改變的?
拓展能力就像「拉筋」
如何訂定專屬於你的目標?SMART目標設定法
適當地規劃,快速地行動
讓輸出大於輸入
影響身邊的人,打造自己的舒適圈
大人的Small Talk──閒聊
內向者如何克服舞台焦慮,完成一場演講?
十五、自信力:肯定自己的成長,H(Honor your growth)
十六、後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