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
本論文集《氣候與人文》,彙整徐勝一教授多年研究成果,從歷史氣候、鄭和航海與客家文化三大主題切入,展示地理學融合自然與人文的多元面貌。在「歷史氣候」部分,作者結合中國古籍與現代地球科學技術(如冰芯、樹輪、沉積物分析),探討自上古洪水期至現代全球暖化的氣候演變,特別指出如北魏孝文帝遷都、王安石變法與歐洲小冰期等歷史事件,與氣候變遷之間的密切關聯。
「鄭和航海」單元則以地理學觀點重新詮釋明代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,強調季風環流與天文定位對古代航行的影響,並結合現代氣象數據如QuikSCAT風場資料,分析鄭和艦隊於孟加拉灣與阿拉伯海面對的自然挑戰。
最後,「客家文化」部分則展現地理學的田野精神與區域研究方法,透過客家族譜、民謠與口述資料,描繪客家族群從中原南遷至台灣的離散過程、開墾歷程與文化融合,並揭示其地理分布與家族命名傳統。
整部論文集體現地理學「空間性」、「人地關係」與「區域獨特性」的核心精神,是自然與人文交融、實證與詮釋並重的學術成果。
目次
A.歷史氣候
A-1 氣候變遷與人類歷史 01
A-2 談中國古籍裡的雨異現象 13
A-3 談「天鼓鳴」與「無雲而雷」 21
A-4 宋代氣候變遷與王安石變法始末 31
A-5 北魏孝文帝遷都與氣候變遷 39
A-6 北魏孝文帝的行動本色及其漢化政策的制定 53
A-7 Clear Day Thunder-fact or fiction ? 61
A-8 氣候變遷研討活動相關照片 68
B.鄭和航海
B-1 北風去南風回—論鄭和下西洋之新說與舊說 73
B-2 鄭和《過洋牽星圖》及丁得把昔與沙姑馬山地理定位之研究 90
B-3 鄭和航海在孟加拉灣及阿拉伯海遇到的季風挑戰:以 QuikSCAT 風場為探討基礎 109
B-4 Preliminary Study of Astronomical Navigation by Zheng He 130
B-5 鄭和航海研討活動相關照片 140
C.客家文化
C-1 族譜的對接與應用—「閩西十三天」徐氏譜的溯源與傳承 146
C-2 梅縣經福州渡台的一條特殊客家移民路線—〈臺灣番薯哥歌〉的詮釋 166
C-3 清代陸豐客家的遷徙歷程—〈渡台悲歌〉及〈渡台帶路切結書〉的聯想 185
C-4 客家族譜中郎名盛行的年代與地域 javascript:void(0);209
C-5 客家文化研討活動相關照片 225